希洛克困难一周只能打一次吗(希洛克困难模式改动内容)
作为9.22版本重头戏,希洛克困难模式备受关注,不过,奖励倒是有些“拉稀”。为了迎合玩家,史派克费尽心思,三次进行改动。
而今,基本已经成型,绚烂水晶花瓣材料数量大幅增加,希洛克融合SS装备概率提升,一盘能翻出好几个,比普通的要高!
对高端玩家来说,困难模式顿时变得香了起来,会加快装备毕业进度。
希洛克困难模式三次改动!花瓣材料大幅增加,融合SS概率提升
早先希洛克困难模式,第一次放出奖励时,只是涉及到攻坚战商店兑换,且每周能打两次。
而第二次进行改动,绚烂水晶变换仪出现,史诗能3合1,困难一周只可打一次。
而且,翻倍给的材料,在20/25/30区间随机出现。还没有过多久,又迎来了第三次改动,绚烂水晶变换仪未改动,但翻牌有了较大变化!
“讨伐作战成功”后,绚烂水晶花瓣材料,数量已经大幅增加,保底会给40个,而最多为60个!
其实,这跟困难模式次数变动,有着较大的关系。次数由每周的两次,变成一周一次,材料自然要多一点。
否则的话,攻坚战商店道具,兑换周期会变长。困难次数变少,实际上给玩家减负,不用耗费较多的时间,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,要以普通团本为主。
不过,困难和普通次数共享,玩家可自由选择,每周1困难+1普通或者2普通的打法。
但困难模式机制复杂,血防又较多,图中通关时间31分钟,且复活币用了7次,种种迹象都表明,这个副本不简单。
据体验服玩家测试后表示,困难模式下,出希洛克融合SS的概率相当高,因此,对账号打造强的玩家,还是建议每周困难希洛克别遗忘,能加快毕业的步伐。
只是,翻出来的希洛克融合SS,属于随机的形式,难免会出重复或者同部位,稀释了装备达成的进度。
而装备不强,勉强破5000力的玩家,还是慎重考虑,希洛克困难可不是“儿戏”,打过你才知道多难!
此外,在困难模式中,新增了一个“莽队”,是无法加成辅助奶buff的,意味着由4C组合。
当然,“莽队”所打的地图,因没有buff加成,会稍微简单一些。不过,对机制不了解的玩家,一旦打了“莽队”,那么离炸团也就不远了。
所以,“莽队”要相互配合,才能做到万无一失。
相关推荐
-
希洛克征战模式的门槛真的不好界定,因为这直接牵扯你到底懂不懂机制的问题。如果不懂机制,用复活币重置大法的话,可能得有打桩5000亿的伤害才行。如果你懂机制并且非常熟练的话,打桩2000亿......
-
普通希洛克1.5万名望就可以打绿队了,而困难希洛克门槛比较高,需要1.6万名望以上才能打绿队。总体来说随便打造一下就可以达到门槛要求,非常简单。...
-
一阶段4层关卡分别为:法则之境、知性之境、苦难之境1、和苦难之境2,法则之境需要4个地下城全部通关,才可以进入下一层,该图的主要难点在于,需要4支队伍按顺序通关,否则boss血量会恢复到......
-
希洛克有5种类型的套装,分别是卢克西、守门人、洛多斯、暗杀者、奈克斯。五种融合属性希洛克装备定位是非常明显的,大家根据自己的职业来进行选择,现在希洛克毕业难度降低了不少。...
-
特权BOSS挑战消耗挑战次数,可消耗特权挑战令增加挑战次数,挑战次数每天0点重置,尽早使用,避免浪费,特权BOSS掉落各种仙丹,红包等珍稀道具,开服第7天后进入跨服模式。...
-
夜华的元神依然是父神嫡子,是墨渊的弟弟,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,所以在夜华从凡间历劫归来的时候墨渊就告诉了他真相,可是夜华知道自己和墨渊的关系后却没有很开心,而且并不着急和墨渊相认。...
-
尤拉突破天赋是晶凝之华,蒲公英种子跟萨满面具,晶凝之华由无相冰掉落……淦,无相冰我就在深渊打过两次,大地图上一次没碰过。这三种材料,面具大家应该都挺多的,但是无相冰跟蒲公英,小编建议大家......
-
首先换装地图代号:希望的位置是在哈林地区赛丽亚房间出来向左走的地方(这个地方也多了一个码头),就是红鼻子德拉和赛贝琳左边。不过不知道是我自己电脑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,这个地方居然看不出来向......
-
为了做个差异对比,先说一下当前版本(没有希洛克装备的加持)现有的神话基本排名,红眼视角下前十神话分别为:次元、大幽魂上衣、军神、大幽魂耳环、坎坷、吞噬、大自然、大幽魂手镯、恶魔上衣、能量......
-
首先,当龙妈死后,雪诺是铁王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。第二,在雪诺的眼里,老百姓和其他的生命同等的重要。雪诺从始至终不管是对待野人,不管是对待敌人,时时刻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态。也许这才是一个真......
-
只要是在客户端上收到邮件通知的小伙伴都能获得幸运召唤师资格(请注意,当你在QQ邮箱收到这种活动,绝大部分是假的,注意看网址,有些链接假的离谱,一看网址就不对)。...
-
前期有武器的关羽张飞攻击比较高,反而容易把敌人快速击退导致回合数不足,我方武将可以得到的经验也会削减。而在游戏前期,多升2级比拿着蛇矛和青龙偃月刀的作用要大很多。...
发表评论
